笔者有幸在大学毕业旅行之际去了趟日本,除了玩乐之外,在此期间也思考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日本的服务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考。

笔者九年前曾有幸来过一次日本,当时就觉得日本人的服务很好,却并没有去认真思考什么,觉得可能是教育文化差异之类的。但这次来到日本,作为一个学习了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并即将踏上研究生之旅的人,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思考。为了更好分析这种差异并得出结论,我将列出我这几天的所见所闻。

首先,在到达的飞机场里写了四种语言的文字标牌,分别是日语,英语,韩语,最后是中文。所以在出飞机场时基本没有任何障碍。这肯定是对入境的旅客有了大量的统计而得出的(体感中国人要远远超过韩国和美国人的数量)。可以看出日本作为国际化颇高的国家,对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花了很大的心思。另外在一些重要的电车,景点处也标记这四种语言。可以看出旅游对日本来说其实也算一笔不小的收入。

接着不得不说日本的交通,以前就听说日本的地铁很复杂,比较难坐,但是体感却并不是那么难。首先对于交通的地理位置方面,不同交通的运营部门(新干线 JR,都营等等)有着不同的进站口,但是离的却不是很远,很方便换乘。不同的交通的地图也会分开,并分不同的购票机器进行购票。在购票机器上方会绘制一张该地图的价格表,通过查看想到的站就能知道价格并买票。另外,在票的买取界面除了多语言外,也有基本价格的向导。和国内不同的是,国内更强调站的概念。而日本则是强调钱的概念。区别在于,如果对于一个需要买票的人(多半是外国人或者外地人,本地人有卡),首先他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去哪,然后要花多少钱。那么日本的地铁图是最直观的。而国内往往找不到这种图或很少找到,或者是只有站名的地图。要找到想去的站往往是站在买票机上的地图上废上一段时间,然后买完票发现自己背后排满了人。所以我觉得直观的图的形式,不仅简单易懂,而且直接付钱节约了操作买票机的时间,增加了买票的效率。另外也可以让你花掉手中那讨人厌的一堆硬币。日本的地铁站非常多,地上走差不多 10 分钟你就可以遇到一个地铁站。这一点感受特别深刻,因为在日本期间基本都是地铁交通,感觉十分方便。

再一个说人方面,日本人的服务可以说让你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有些尴尬。在环球影城里,当你遇到一个工作人员时,无论他们在干嘛,他们都会停下来向你招手并朝你微笑招手。在稍微高档一点的酒店里,员工也会这样十分客气。表现的十分亲切,但可能是生活的环境不同,还是觉得有些尴尬,心里还是十分矛盾。再一个路上的车辆都会让着你,让你先过再开。因为生活在中国,遇车先怂,所以在日本遇到过过好多次让车先走结果对面车辆开了又刹车的情况。日本人对于处理垃圾也有自己的规定,垃圾分类很人性化,会把分类用图标出来而不是国内一个简单的标志让你产生一种随手一扔的想法。国内垃圾处理的失败可以归结到两点,一点是扔垃圾的人都不一定能扔进垃圾桶,更别说分类了。一点就是破罐子破摔所有垃圾一起回收。之前有看过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收获甚微。就好比国内有一群志愿者维护乱穿马路的人。到了他们不再了,还是会有乱穿马路的人一样。说白了也就管一时作用。然而,你说日本没有乱穿马路的人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他们的汽车都是长了眼睛的。就算是遇到闯了红灯的行人,他们至少会耐心等待。

再谈谈日本的建筑,可以说让人有不同的感觉。第一个印象是精致,住的酒店的房间,小的房间会合理利用空间布局进行区域的分配,并减少不必要的功能。例如将占地使用频率少的厕所和浴室公共化,但保证了浴室和厕所的绝对清洁和绝对便利。所有的公共厕所都基本会配有消毒泡沫。浴室也有提供吹风机。基本你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比较高档的大房间则会合理利用空间。摆放一些让你放松的挂画,一个茶几,让你感受到和式风格那种独有的惬意。注重每一个细节的问题是日本设计给人的感觉。而这种设计既有古朴的风韵,又结合现代的文化,给人一种文化的调和之感。

在我眼里,日本是一个严谨的国家,作为军国主义下发展而来的大都市,它有一种莫名的沉淀感。日本有它快节奏的生活,也有那种在繁忙中透出的惬意。路上繁忙走动的人群,都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坐在马路边休息的路人,他们脸上流露的笑容,又让人十分羡慕。我作为一个比较喜欢宅喜欢独处的人,对这种可快可慢的生活十分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

所以,笔者将在接下来的三年去不断了解设计的艺术,并把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人与事务。用心学习,戒骄戒躁。也许这不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但是这就是我的所思所想。而它会鞭策我,提醒我,减少懒惰,朝着前方努力。不再迷茫。

下一个目标,到日本去,学习更多。

see you again。